欢迎访问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古陶瓷专业委员会

服务热线:0571-82688368 / 您好! 请登录立即注册 购物车

黄云鹏:以瓷载道 白首不渝铸瓷魂

2017-07-05  4780


  解码“瓷痴”、“黄窑”黄云鹏,犹如剖析一件元青花,时间纵向上囊括72道制瓷工序,空间横向上包罗器型、纹饰、发色等。纵览73年注定与瓷相伴的流金岁月,横看集“中华仿古瓷第一人”、鉴定大家、学者、非遗传承人、瓷商、收藏家于一体的代名词,无怪乎黄云鹏被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杨秉延评价“写瓷悟道”。

黄云鹏仿古作品:仿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

  常有慕名而来者向黄云鹏讨教是否有成为大家的秘诀,他笑道:“哪存在什么秘诀!我是穷苦人家出身,知道认真刻苦的重要性,只要碰到喜欢的事,就一定会‘咬定青山不放松’。我是爱瓷器的人,没事就喜欢画瓷器、研究瓷器、收藏瓷器,是一个在瓷器方面比较全面的老人家。碰到春节、十一长假,我不是想着去哪里游玩,而是想着怎么去做与瓷器有关的事。所以,我是很满意别人所赠雅号‘瓷痴’、‘黄窑’。”


黄云鹏作品:青花瓷板


拾瓷得无字天书 识青花惊魅

  “我的老家是江西丰城的一个村庄,那里没有任何与做瓷器相关的人和事。因受美术老师影响,喜欢画画的我后来被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录取。”学校附近的窑址散落着数不尽的瓷片和窑垃圾,这是一个可以窥探中国陶瓷发展史的露天博物馆。“尽管当时对瓷器不甚了解,但我还是被青花瓷片上的纹饰、瓷器的造型震撼到了。收集、观察瓷片是我从进学校起开始保持的习惯,只有读懂瓷器上具有时代特征的语言,才有可能在鉴定、仿古、创新、收藏上有所建树。”年过七十三的黄云鹏依然是当地“鬼市”的常客。除出差之外,每逢周一早晨,他定要在“鬼市”淘宝之后,才能安心吃早餐。

  “类似无字天书一样的青花,让我下定决心研究古瓷器,并最终在大三开始全面学习瓷器知识。因为知道景德镇市陶瓷馆有比较齐全的文献和瓷器藏品,我又在毕业之后主动要求分配到那里工作。连续好几年的生活就是白天做调查;晚上搞科研,烧窑,画瓷器,写文章。”期间,他管理陶瓷馆的图书资料,手抄笔记本堆起来达两三个人的高度;协助整理馆内库房,研究每件藏品的时代风格、器型线形、胎釉特征、纹样款识,以绘图画、量尺寸、记笔记的方法系统记录藏品;多次跑遍景德镇每一处窑址,进行考古调查研究。“天天在外面跑,我将三辆新自行车骑得直接散架。要知道在70年代,正常情况下,一辆自行车能用个十年啊!”

  “青花是单色色相,色阶浓淡层次丰富,表现力非常强;其基色是雅,如果运用恰当,是什么都可以表现出来。元青花是中国青花陶瓷艺术的巅峰,其创作题材丰富,有人物故事、山水、花鸟等;器型既有雄伟的大器,又有灵动的小器;画面用笔生动,没有书匠二气。” 黄云鹏还根据明洪武青花酷似元青花又别于元青花,又与明永乐、宣德青花有着明显区别以及青花艺人的艺术生命年限,推断出明洪武绘制青花、釉里红艺人是元至正青花大师的高徒。

 黄云鹏作品:青花釉里红桂鱼瓶


成中华仿古第一 不乏原创风

  作为“中华仿古瓷第一人”,黄云鹏告诉记者:“仿古的最高境界就是仿古者没有自我,作品越像被仿者越好。就仿古者本身而言,模仿的是他人的风格,看的也是他人的二次视野。当功力达到一定水准时,仿古者应该跳出别人的视野,形成自己的风格。”

  能成为“第一人”,不是靠纸上谈兵,而是无数次“理论+实践”的综合结果。为了研究出一个配方,他一般要在实验室里试几十次甚至几百次,还要在窑里烧几次、上百次。“近半个世纪以来,为了弄清楚制作古瓷所需的泥、釉、料的种类及比例,我已经完全记不清在实验室和窑旁和衣而睡过多少次了。”

  能成为“第一人”,不是靠自吹自擂,而是需要得到市场及权威的高度认可。1981年,他按照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仿制出景德镇首个“元青花”,并被一个日本旅游团以3900元高价将梅瓶买去,而当时他的月薪仅为60元。1996年,收藏于北京博物院的孤品清乾隆粉彩镂空开光花卉纹象耳转心瓶竟现身于东京文物市场,后经几度查证发现,系黄云鹏创作的高仿品。2005年,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在内地预展时,他特意赶到现场并上手仔细把看,将尺寸、胎质、釉色、绘画等数据资料弄清,夜以继日地研究试制。当该罐在香港结束拍卖时,由陶瓷专家张浦生监制、黄云鹏公司高仿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随之面市。这些高仿罐不仅器型、胎釉、青花发色逼真,而且纹样不失神韵,达到了“仿古暗合,与真无二”的极高水平。

  能成为“第一人”,不是靠一味模仿,而是也能跳出他人视野,自创风格。仿古之外,黄云鹏在陶瓷上偏爱创作以鳜鱼、梅兰竹菊、松、山水的题材。尤其是鳜鱼系列,姿态多变,饱满而不臃肿,龇牙咧嘴有锋利之势。鳜鱼在盘中呈翻腾戏水之状,在缸壁现摇曳摆尾之态,让观者不禁联想到鳜鱼肥时渔夫丰收的喜悦。

  能成为“第一人”,不是靠狡诈上位,而是靠艺德支撑起来的本分人生。“我要对藏者负责,对我的作品负责。”黄云鹏坦言,以前有人拿他的高仿品当作文物拍卖,会导致市场对他本人乃至景德镇瓷器的不信任。“如今,我的高仿品底足上都已署有我的名字!”他认真地说,“假的当真的卖,这个市场就会越来越萎缩。大家都知道仿品太多,不敢买,专家也失去了权威。”当年仿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时,黄云鹏一共做了10个,并打上自己的名字还编了号,每件售价2.8万元。尽管,已增值到每件32.8万元,他摒弃了诱惑,不再仿制此罐。

黄云鹏作品:青花桂鱼瓶


黄云鹏作品:青花新梅枝盘



鉴赏古瓷元明清 海淘大捡漏

  在黄云鹏个人创办的博物馆内,记者看到橱窗内陈设了不同时代的瓷器及瓷片。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时间顺序,他将这些瓷片分门别类,另在墙壁上注明该时代瓷器所含化学成分比例。他说:“我对鉴定元明清瓷器比较有信心,瓷器的绘画、纹饰、胎体、釉面是鉴定时需要关注的细节。在一定程度上,拍卖成交价是瓷器价格的方向标。当业内人将价值100万的东西以20万来贱卖,收藏者就要警惕了。正常情况下,官窑元青花价格最高,明永乐、宣德次之,万历再次。”

  资深藏家最爱谈的经历就是捡漏。“大概10年之前,某拍卖公司邀请包括我在内的3位专家去鉴定落款为‘陶’、以春夏秋冬为主题的四屏瓷板画是否出自清代。经过我们一致鉴定,其为清代藏品。但是,我还根据画面特征以及落款为‘陶’,鉴定其为大清瓷艺总监唐英的佳作,时值最少200万元。令人想不到的是,我的学生也得出相同结论。于是,我、女婿与学生三人决定通力合作拍下这件藏品,避免由内耗引起的过高竞价。当时,那四屏起价为35万,第二局就以我们叫出的40多万而落锤。两年之后,我们三人以500万元卖给了一位上海藏家。”然而,捡漏既有运气的成分,也有藏家眼力的成分。黄云鹏建议,藏家最好不要以藏为生,否则,碰到经济不景气或者藏品难以脱手时,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

  谈及以2.8亿港币成交的鸡缸杯,他也有个人见地。“成化鸡缸杯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历史底蕴,还体现在市场供求关系。根据资料记载,成化鸡缸杯的数量有12个、16个、18个,在鸡缸杯上绘制栩栩如生的画面对创作者的功底要求极高,当然是物以稀为贵了。藏家可通过艺术流通价值观来判断艺术品的价格,如果这个价格可以实现艺术品流通的话,这就是合理价格。”

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黄云鹏研究员

艺术家黄云鹏简介

  黄云鹏,1942年5月出生于江西丰城。1966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毕业后被分配在景德镇市陶瓷馆工作。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古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黄云鹏大师。

  黄云鹏是中国著名的景德镇古陶瓷鉴定、仿古专家,其擅长绘制元、明青花,并对历代古瓷原料配制、成型、装烧等工艺研究颇深。其先后出版了《景德镇古陶瓷纹样》、《景德镇民间青花瓷器》、《黄窑说瓷》等著作。20世纪80年代初,参加仿制的元代和明代永乐、宣德青花瓷,先后三次获国家和部级优质产品奖;2001年,其仿制的元青花三顾茅庐图罐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07年,其领衔精仿的大雅斋款粉彩瓷器被故宫收藏。2005年中国政府赠送给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礼品瓷“仿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仿清乾隆粉彩寿桃纹天球瓶”正是佳洋“景德皇窑”瓷。外交部常选购由其领衔仿制的古瓷精品陈列于中国各驻外使馆。

  其创作的艺术瓷作品,笔法老辣、构图空灵、气韵生动,具有浑厚、凝重、大气的艺术风格。其创作的青花梅兰竹菊六方罐获2009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

2005年中国政府赠送给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的礼品瓷 仿清雍正粉彩桃蝠纹橄榄瓶


2005年中国政府赠送给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礼品瓷:仿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